MRI的工作原理和过程
工作原理
MRI(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)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,通过利用原子核在外加磁场和射频场作用下的共振现象,获取人体组织的高分辨率图像。以下是MRI的工作原理和过程:
- 静态磁场(B0):患者被置于强静态磁场中,通常为数特斯拉(T)的强磁场。
- 射频场(RF):通过射频线圈向患者体内引入射频场,使得组织中的原子核发生共振。一般情况下,射频场的频率在几十MHz至几百MHz之间。
- 梯度磁场:通过梯度线圈在不同方向上施加磁场梯度,用于空间编码和位置定位。梯度线圈的梯度大小一般为数T/m。
- 信号检测:接收线圈检测组织中的共振信号,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给计算机。信号的频率和幅度提供了关于组织类型和位置的信息。
- 服务器处理:服务器负责接收、存储和处理接收线圈传来的数据,并协调各个部分的工作。
成像过程
成像过程包括序列设计、序列执行、图像重建和后处理:
- 序列设计: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不同的MRI扫描序列,如T1加权、T2加权、T2 FLAIR等。
- 序列执行:MRI设备根据预设的序列参数执行扫描,每个序列包括多个重复周期,每个周期由激发、回放和信号检测组成。
- 图像重建:利用信号处理后的数据,计算机重建出横截面图像,并显示在监视器上。
- 后处理:对图像进行进一步处理,如对比度增强、伪影去除等,以提高图像质量。
射频转换过程
射频转换包括射频线圈、射频转换、接收线圈和信号处理:
- 射频线圈:产生射频场,激发组织中的原子核,引起共振现象。
- 射频转换:组织中的原子核在射频场的作用下发生共振,产生射频信号。接收线圈接收组织发出的射频信号,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。
- 接收线圈:接收线圈接收组织发出的射频信号,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,用于成像。
- 信号处理:服务器接收到电信号后进行信号处理,以获取图像信息。
各个线圈的作用
- 发射线圈:产生射频场,激发组织中的原子核,引起共振现象。
- 接收线圈:接收组织发出的射频信号,将其转换成电信号,用于成像。
- 梯度线圈:产生空间梯度磁场,用于空间编码和位置定位。
综上所述,MRI利用静态磁场、射频场和梯度磁场的作用,通过对组织发出的射频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,最终获取人体组织的高分辨率图像,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医学信息。